最新出炉:组织内“超级人才”的能力矩阵!
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,面向未来,怎么样去培养人才。
1
IC(Individual Contributor)是指个体贡献者,就是公司里普通的基层员工。Super IC,就是“超级个体”。超级个体就像图片中的小女孩一样,披上头蓬,在未来组织和职场里,可以所向无敌。各位企业主们,如果你也能培养出越来越多的“超级个体”,就问你香不香~
商业环境变化
我们现在面临的商业环境,非常复杂,而且多变,充满着未知的挑战。经济疫情又带来很多不确定性。有一些组织还在挣扎着求生存,我们的组织会变成怎么样?未来的组织需要怎么样的人,究竟用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式才是最合适的。
在提炼未来组织形态的时候,参考了很多调研报告,从中提炼了7个主要的形态,这当中有4个特别重要——
用户驱动,组织已经不再像以前一样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,而是充分聆听用户的声音,个性化的需求,为用户创造价值。
创新,也是很熟悉的一个词。我们既要建立创新的文化,也要去寻找创新的个体。
授权基层,也经常会听到华为在说,让听见炮火的人去呼唤炮火,角色不断下放,不断裂变,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话题,我们不能再被现有的组织结构所框定。
比如说海尔,最早从白色家电起家,但是在人人都是CEO这个价值观的感召之下,不断裂变,成为中国最大的自组织平台之一。所以,组织可以盘活,还可以自我生长。
未来的组织结构:平行宇宙
未来的组织结构,将是平行宇宙模式。什么叫平行宇宙模式?它有4个特点。
组织结构趋于扁平的,层级压缩。大家都在一个非常扁平化的组织中,分工协作。当然,这些分工和协作也是互相交叠的。还有一些是互动的,一个人可能会分饰多个角色,在不同的宇宙之间穿梭,所以最后我们谈到是发散的。每一个宇宙,每一个项目组,都可能有自己的小生态。
那么,未来的雇佣关系,会呈现哪些变化呢?最重要的就是这两点,第1个叫做自主心态,第2个叫做灵活的。
未来真正会变成公司和人才的双向选择。想象一下,未来的组织就好像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花园,大家可以尽情展示才艺,找到自己绽放的平台。
未来组织的人才画像?
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未来组织中生存和发展呢?人才要适应这样未来的组织,需要展现两个非常核心的能力,一个叫做自组织能力,另外一个叫做自运营能力。一个叫做自主,一个叫做自驱。
接下去我们就来拆解一下,这样的人才都有哪些DNA。我们看到这样的超级IC或者叫超级talent,他们所具备的能力矩阵。蓝色这块区域里面,我们说做事要卓越,黄色这块区域里面,代表做人要靠谱,绿色这块区域里面,我们说做自己要给力。
简单来说,就是当我们做事的时候,要动作快,想清楚、点子多,而做人的时候、与人协作的时候,要能够做到懂人心、会合作和表达好。第3个,在做自己的时候,要能够爱学习、有韧性和敢拍板。
组织如何培养“超级人才”?

这里面有三个系列,绿色的执行力、协作力和学习力,我们叫做基础能力。思辨力、表达力和复原力叫做高级能力,通常来说我们都觉得这些能力比较难去培养。而红色的创新力、共情力和决策力,这些都是我们的顶层能力,这些能力培养起来相对来说会花更多的时间,也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去打磨。
回到一个终极话题,这些能力究竟如何去培养呢?我们要创造一个面向未来的学习平台,而这个学习平台里面包含了三个点,第1个叫做自驱动,第2个场景化,第3个叫做社群化。这里面有这么多的元素,我们可以让员工和组织进行高强度的参与和互动。
选择这样的社群运营有4个考量点:
- 第1个,覆盖广。
- 第2个,部署快。
- 第3个,成本低。
- 第4个,互动强。
比如说,我们会有翻转课堂,高管连线,让组织文化和价值观直接跟员工对话,这样员工和组织的粘性就会更强。让我们所有的员工在学习的时候,从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。